其实2002年紫大益评价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2003年紫大益简介,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2002年紫大益评价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大益金针白莲为何没防伪
大益的防伪标志是2006年启用的,金针白莲2005年获过金奖,如果是获奖的这批,当然没有防伪,但这以后的批次,如果没有防伪,就有问题了。
大益普洱7592好还是8592好
首先我们来说说7592熟茶:
发酵程度9级偏轻,用料以8、9级的成熟原料为主,特别加入一定比例的茶梗,以增加甜度。茶梗中加入了一些嫩梗,所以口感上稍显苦涩。(没感觉到,也有一种说法是专门拼配了一些老茶梗,不知那一种更正确)。汤色红亮,香气纯正,略显糖香,滋味醇和。存放5年以上,转化好,香甜。
那我们再来看看8592熟茶:
1985年研制成功,曾因专供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在棉纸上加盖了紫色的“天”字印章,而被称为天字饼或紫天饼。8592撒面嫩度较高,有芽毫显现。发酵程度为9级偏重,用料以9级原料为主,用较成熟的叶片为主料,有木质化茶梗。新茶略带堆味,香气稍显糖香,叶底红褐,显粗梗。
二款熟茶对比
首先从干茶茶饼上看,7592颜色最深、油亮,8592则次之,汤色上看,8592颜色最深,红亮略深,7592颜色最浅,红亮略浅。香气上看,这二款茶均陈香纯正,这中分体现了大益茶整体的品质保证。其中,8592陈香(焦糖香)最为明显,7592次之,滋味上,8592汤色较浓,口感较重,顺滑度一般尚可,有甜感,滋味醇和。7592口感顺滑,厚度比较8592强一些,甜感明显,肯定是特别拼配了茶梗的缘故,而且已经有一些粘稠感,整体上滋味醇和、棉柔、顺滑、甜爽。叶底比较,8592显粗老、7592细梗明显较多,
整体评价,二款茶性价比都非常好(便宜),汤色红亮、滋味醇和、陈香纯正,都体现出了大益经典熟茶的基本品质。其中,7592口感最好,醇和、柔顺、甜爽、偏厚,存放5年以上,转化好,香甜;推荐指数三颗星。8592汤浓、味重、焦糖香明显,推荐指数两颗星[灵光一闪]
大益熟茶哪款有糯香味
香味这种东西不可名状,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感受。
普洱茶的香气相较于其他茶类是特殊的存在。它的香型极其丰富,无论是生茶的清新、还是熟茶的糖香,可能时而高扬,又或者时而沉着,而且随时间的变化,它的香气也在不断变化着……
我们无法用文字充分地描绘出每款茶的香气,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被定义好的香气类型来更深入地感受不同的茶品。
香型:陈香
陈香包括熟茶的陈香以及生茶的陈香,这二者是明显不同的。陈香之所以为陈香,就是岁月递增的过程中给普洱茶留下的影子,换而言之:陈化(或者发酵)味。
在3-5年的生茶里能感觉到程度较轻的陈香,在5-10年的生茶里能感受到中等的陈香,随着时间的递增,陈香味越重。对于熟茶,依据原料等级不同,以及发酵程度,以年份来衡量是不合适的。一个9级茶,1-2年就会有很重的陈味,5年非常陈;而对于宫廷级别的熟茶,10年的陈味尚达不到9级茶3年的陈味。
还有个名字叫做越陈越香,顾名思义,它便是大益茶品中陈香的代表。该产品采用陈年自然醇化的老茶青为原料研制的陈韵青饼,品饮时香气悠香
香型:焦糖香
所谓“焦糖香”的焦,表明叶底有部分的碳化;糖香是来源于茶叶所富含的糖类物质,容易发酵。焦糖香是熟茶主要的香气特征,也有称之为焦香、焦甜香等。
香型:兰香
新鲜的普洱茶青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而转为青香,那些种植在樟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参化,樟香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为兰香,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
代表茶品:兰韵
香型:花果香
普洱茶中常见的花果香有玫瑰花香、稻谷花香、香兰花香、桂花香、梅子香、板栗香等,还有许多不知名而又特别突出的野花香型。
普洱茶之花果香型非常广泛,且因区域环境及初制工艺不同,香型亦不同。很多地域有典型的地域香,如班章老曼娥茶有稻谷花香,布朗山、巴达山呈典型的梅子香,南糯山有高雅的糯米香。
因为花果香是一种泛指的香气,不同于兰香,它的指向性不是特定的。
香型:蜜香
普洱茶之蜜香主要有三种,花蜜香、果蜜香、蜂蜜香。花蜜香似花粉蜜,花香中透漏阵阵甜蜜。
带有花蜜香的茶品一般经过一定的时期陈化,香气逐渐显露,在易武茶中常见;果蜜香甜而高雅,为普洱茶典型原香,勐宋那卡茶、景迈茶尤为突出,通过闻品茗杯,感受更为显著,有“挂杯香”之说法。
香型:荷香
“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女儿茶亦芽茶之类。”这里形容普洱茶幼嫩茶菁所具有的特色香气,“味淡香如荷”,雨前毛尖非常幼嫩,茶汤清淡,有莲荷香气。
云南大叶种普洱茶菁有强烈的青草气,经适当的醇化后发酵,幼嫩的芽茶去掉青草气之后,自然留下淡淡荷香。荷香来自幼嫩的普洱茶菁,一般为散茶后期醇化或幼嫩毛茶经发酵所致,荷香属于飘荡茶香,清雅娓娓。
香型:烟香
烟香最早出现在晒青原料加工过程中。由于是手工制作,遇雨水多时,无法进行完全晒干,农户将晒制一定程度的原料挂在厨房顶上,通过厨房烧火的余温进行晾干。茶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从而产生烟香。后来,市场对带有烟香的茶非常青睐,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一门独特的工艺,在很多地方被推广。
“云之南.山之韵”布朗之苦酽,勐宋之蜜香;口感霸气刚烈,韵味绵延清扬,才堪称“山之韵味”。「山韵」用料来自普洱茶原料的核心产区布朗山及勐宋,以大师级拼配技艺将十二座茶山气韵融合,终以初尝时霸气刚烈的口感,回味时丰富绵延的韵味,再塑佳作之辉煌。
普洱茶有众多种香型,我们今天不过是列举了其中特点较为明显的几种。香气不仅受山头、原料、土壤、海拔等因素影响,有些香气比如檀香、药香等只有经过时光的转化才会在普洱茶中出现。还可能因为仓储环境等因素带来的不同程度影响,即使同一款茶的不同批次,也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香气。
老茶客喝普洱茶,常常是在醒茶以后,嗅一嗅公道杯或者品茗杯。随着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茶人心中的愉悦也写在了脸上……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无论生活在多么快的节奏中进行,
当我们闭上双眼,
吸一口手中这杯普洱茶的香气,
世界便暂时静止了,
任感知与香气自由交流。
2006年大益7572一件多少饼
2006年大益7572一件30饼。7572是由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出品,勐海茶厂生产的数量最大的熟饼茶。茶品原料以金毫细茶撒面,青壮茶箐为里茶,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益茶制作技艺”精心制作而成。色泽红浓,香气馥郁,综合品质极高。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普饼)品质的标准产品”,并获得200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金奖。具有很高的品鉴和收藏投资价值。
紫大益有多少款式
三款。
勐海茶厂于1996~2003年间,生产的紫大益茶品有96紫大益饼、01紫大益4号饼、紫大益7572。
96紫大益青饼是大益牌商标的第一片茶饼,特征是“外紫内红”。紫大益4号饼的外包装和内飞字体都是紫色,一共流通有3个批次,其中101、102批是老勐海茶厂的正宗出身。2002年出过3批紫大益,一生两熟,一生是208批紫大益7542,两熟分别是204批紫大益7572、208批紫大益7572。
大益牌是怎么来的不同年代的大益商标有何区别
谢邀!大益是普洱茶行业的龙头企业,从印级茶时代到七子饼时代,再到现在,大益的普洱茶拼配技术叱咤江湖,称为“拼配王者”的确是实至名归。那么,大益牌究竟是怎么来的?不同年代的大益商标如何辨别?
▲大益商标
大家好,我是旗舰店“藏品普洱”掌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整理的关于大益的历史及大益不同年代商标的变化!我在公众号“藏品普洱”,开设了《普洱老茶讲堂》,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一、大益商标出现的原因1987年,全国茶叶市场逐渐开放,为了发挥各地茶厂的积极性,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下发通知,将收回中茶牌注册商标所有权,各地茶厂今后一律停止使用中茶牌商标。
因此,云南各茶厂先后注册自己的商标,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商标热”。凤庆茶厂的凤牌、勐海茶厂的大益牌、下关茶厂的松鹤牌与南诏牌等,就在这个阶段正式诞生。
▲大益普洱茶
二、大益商标的设计灵感要提到大益商标,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他就是大益品牌的创始人余正才先生。
余正才先生为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1959年毕业于云南省大理农业技术学校茶叶专业,同年被分配到国营勐海茶厂工作,1983~1997年间,任勐海茶厂党委书记、副厂长、制茶工程师。
▲余正才先生的工作证
1987年,为响应中茶总公司号召,勐海茶厂决定创办一个自家品牌,这其中势必要先设计品牌商标。但是当时的市场环境,商标意识薄弱,更是缺乏专门设计品牌商标的机构,厂里人只能自己想办法。
余正才有扎实的书法功底,又通晓绘画知识,让他来担任商标设计师再合适不过。于是,余正才凭借在勐海茶厂近30年的工作经历,结合对茶叶的认知,对商标作了一个总构思。
▲余正才先生
初步设计商标为梅花形,像盛开的茶花花瓣,寓意走向市场,吐露芬芳;同时又暗含“梅有清骨,茶有雅韵”的品格。这份初稿提交后,被国家工商总局驳回,理由是图案中的茶花,是茶行业通用的商品图形,不具备显著特征,不能作为商标使用。
在设计第二稿时,余正才把原先的花朵形态做了艺术化处理,变形成一个“大”字,中间嵌入“益”字。大益有两层含义,一是谐音“大叶”,云南勐海普洱茶原料来源正是大叶种;二是“茶有大益”,即喝茶有很大的益处,体现出勐海茶的健康价值。
第二稿上报国家工商总局后,1989年6月10日注册成功,“大益”牌就此诞生,成为勐海茶厂的独立品牌。
三、大益牌商标的变迁大益商标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年头。期间,大益牌商标随着勐海茶厂的发展进行了几次升级迭代。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大益牌商标的演变史。
▲大益商标的演变
第一版,1989年,大益牌商标注册成功,以红色“大”字为底,白色“益”字镶嵌在红色大字中。红色“大”字的一横非常细长,线条平直;“益”为黑体美术字,字体较粗,横竖粗细一致,方头方尾,棱角分明。▲第一版“大益”商标
这个版本的商标主要用在1989~2000年生产的各类茶砖、沱茶、散茶产品上,偶尔也应用在2000年之前的一些茶饼上。
▲1994年首批大益茶砖
第二版,俗称“胖大益”,大字更显圆润,笔画呈弧形,边缘各个点连起来形成一个圆;白色“益”字骨架细瘦,且“益”字四点与横相连。▲第二版“胖大益”商标,整体非常圆润
根据已有资料,胖大益商标首见于96紫大益青饼,1996~2005年均有使用,但使用比较集中的是2000~2004年,2005年已经较少使用。
代表性茶品:无R红大益、01年紫大益4号饼、02年易武正山典藏品、301金大益、301银大益、03年紫大益7572熟饼、04年紫大益7212一片叶青饼。
▲96紫大益青饼
▲2001年紫大益4号饼
▲2003年金大益
第三版,在前面两个大益商标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大”字扁平化,不再是圆润饱满的形态,与早期第一版大益很像,区别在于这个阶段的“大”字,一撇一捺延伸得更长。▲第三版“大益”商标
主要使用时间在2002~2006年。
代表性茶品:03年紫大益绿色有机熟饼、03年红大益早春乔木生态青饼、03年象山青饼、04年南糯山圆茶、05年五彩孔雀系列、501乌金号等。
▲2003年孔雀熟饼
▲501勐海孔雀
▲501乌金号
第四版,2006年起,开始在大益商标底下加上“大益牌”三个字。这个版本已经非常接近目前使用的版本了,一直沿用到2009年。▲第四版“大益”商标
代表性茶品:501金色韵象、601班章有机青饼、901-7542等。
▲501金色韵象
▲601班章有机青饼
▲901-7542青饼
第五版,2009年至今,在原有大益商标下方,增加了英文TAETEA字样,“大益牌”也改为了“大益茶”,这显然增强了商标的辨识度,英文字母也让商标更加现代化。▲第五版“大益”商标
通过以上不同时期大益牌商标的演变,我们在辨别大益茶包装时,就能从时间与商标的对应关系,来判断一款大益茶的真伪情况,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节体现。
四、大益牌与中茶牌的关系中茶牌于1951年注册成功,隶属于中茶公司。1953年,中茶公司通知下属5个茶厂统一启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勐海茶厂、昆明茶厂、下关茶厂等中茶直属茶厂,都开始使用“中茶牌”商标,一直延续到90年代。
▲97水蓝印青饼
在2000~2001年期间,勐海茶厂仍然接受中茶牌的订单,在勐海茶厂的生产车间,替中茶牌生产普洱茶。不过,2002年以后,勐海茶厂就再没有替中茶牌生产普洱茶了,开始全面使用大益牌压制茶品。
可以说,“中茶牌”是国家品牌,由中茶公司指示国营勐海茶厂生产茶品;而“大益牌”则是勐海茶厂获得了自主权以后,自家创立的独立品牌。
▲勐海茶厂
随着普洱茶产业化演进,中茶以不同的茶厂为基础,分裂成多个品牌,现在的中茶牌属于中粮集团,产品同时涉及多种茶类,品牌定位以大众消耗市场为主。
勐海茶厂私有化以后,大益牌在大益集团的运营之下,一路高歌猛进,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历经几十载岁月变迁,无论是中茶牌,还是大益牌,如今已在市场上焕发新生。祝愿它们越办越好,引领整个普洱茶行业往更健康、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
7572普洱熟茶标准
7572是适度发酵普洱熟茶的典型之作,评判熟茶的一个标准,对于很多新手而言,喝一喝7572,便可知道普洱熟茶是个什么味道。由于勐海茶厂历史悠久,其厂内的发酵池的菌种相对稳定,也导致了7572可以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较为稳定的品质。在勐海县,懂得发酵普洱茶的人绝不在少数,舍得用比7572好的材料去发酵茶的厂家估计也不少,但是就是没有一家茶厂可以做出7572的味道来,包括很多原勐海茶厂的老技术员。
?
拼配和发酵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两大核心工艺,其工艺在7572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拼配使得7572能够扬长避短,显优隐次,从而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协调性。发酵对于普洱熟茶的品质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益熟茶的渥堆发酵有固定的场所——勐海茶厂,制茶多年来积累了微生物效应的熟地对7572的发酵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此外勐海的自然环境条件还占据了发酵水源、温度等优势,从而让品质稳定,始终如一的7572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2006年大益7572熟茶,有紫色版和红色版,今天小玉分享的是红色版,609批次,以七级原料为主,少量五级、六级原料拼配而成。汤色红浓透亮,口感醇和,润滑,丝丝甜不断从牙缝间渗出,汤感稠,回甘、生津来的很快。舒服,爽口,滋润。大益的“勐海味”在舌尖流动。
?
这款茶喝下来综合品质高,勐海味十足,所以这么多年为大众所推崇,7572也被市场誉为"评判普洱茶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获得200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金奖,具有很高的品鉴和收藏投资价值。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