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顺性而品》之法本无法

《普洱茶顺性而品》之法本无法

作者:霁苔驿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8-24 03:11:54 / 阅读数量:0

在当今茶文化日益繁荣的背景下,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茶友的喜爱。关于普洱茶的品试标准,却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旨在探讨普洱茶品试标准的合理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普洱茶品试标准的局限性

目前,官方及很多人常用的试茶法,在一个标准的器皿里几克茶几重泡出的汤,以色、香、味、耐泡度为评茶指标。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只代表着部分茶类一贯评试标准。对于普洱茶而言,这种方法显然并不适用。普洱茶每一泡的变法都非常微妙,每一种冲泡手法都能呈现不同的品感。每个茶区的汤质表现都不相同,制程也稍有不同,特点不同,存放环境不同,更因为湿度与温度的原因,国内每个地区对于普洱茶的口感差异性更大,口感习惯更是不同。试茶标准如何制定,值得我们深思。

普洱茶品试标准的创新思维

普洱茶讲究的是“越陈越香”,是“品茗级”,是茶的内部时间,是茶性的成熟度,是滋味及香型的稳定表现。我们是否,能换个评试思维,放弃一些表面性的、易变的、不稳定的及难经推敲的目前所谓的评审要素(如香味,单纯的苦涩刺激感,新茶的饱满度等),而用更深一层的体感(如津,甘,韵,气)去作为一种品饮过程的感受标准?

《普洱茶顺性而品》之法本无法

重手试茶的误区

重手试茶,试出的只能是缺点,却会掩饰了普洱茶相比其他类茶里最出彩的优点。常用的重手法试新茶,看似简单易懂,有人却不负责任地灌输一些“经验”如什么“三泡不掉水”就能说明茶质,苦涩能较快转为回甘生津的就足以说明是好茶,但茶滋的延伸及体感的延伸呢?如果是试已有几年转化的茶呢?老茶呢?港仓、广东仓、台湾仓、大马仓、各地的家庭小仓的茶呢?太多的不同因素下,不同的口感习惯下,普洱茶变化之复杂是目前没法完全理解的,如果简单地用口腔感觉评定,那这普洱茶在世上也辉煌不了几千年。

好茶的标准

那什么是好茶呢,我个人觉得,除了口腔的表现,还要有着绵长体感表现的茶。好茶并不容易找到,但如果没有持久体感和丰足茶韵的茶,是不会成为好的普洱茶。简单的如三泡不掉水的茶多如牛毛,但并不见得都会是好茶。普洱茶好茶其实就三个词:持久,风韵,渗透力。

普洱茶品试标准的未来

试普洱茶,应该是试其在冲泡中各种变化的持久表现力,而不是瞬间的口腔暴发力。茶随着时间和适合的转化条件不断向成熟迈进,试茶及品饮的标准如何能有真正的统一?冲泡和品试普洱茶,我认为还不宜给它套个框框,过急地给它定下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标准。

借用邹炳良老厂长的一句话吧,对于普洱茶,我们都还是小学生,还要不断地学习……

相关阅读

近年来,普洱茶作为一种独特的茶类,越来越受到茶友们的喜爱。对于普洱茶的价格,许多朋友尤其是对于2006年大益7542和2008年大益普洱茶7542的价格,仍存在不少疑问。本文将围绕这两个年份的大益7542普洱茶,为大家详细解析其价格及其背后…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大益普洱茶中的热门话题:大益7452与7572、7752等茶品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普洱茶。以下是对这些茶品详细分析的步骤。一、大益普洱茶7452和7572的区别了解7452和7572这两款茶的基础信息至关…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熟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和熟茶工艺是哪年开始的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熟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以及熟茶工艺是哪年开始的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一、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普洱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购买普洱茶的消费者特点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了解普洱茶市场消费者需求,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售额。一、普洱茶消费者的特点1.注重品质普洱茶消费者注重茶叶的品质,…
普洱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与口感受到了广大茶友的喜爱。然而,正确的冲泡方法与茶叶洗涤次数对于普洱茶的品质和口感关重要。今天,我们将会为您介绍。一、普洱茶的正确冲泡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物品普洱茶、茶具、开水和茶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