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我在山里泡茶,回忆起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打开朋友圈,惊讶地发现许多同行都在转发同一则电视屏幕截图。这让我意识到,2017年央视某栏目对武夷岩茶市场的专题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权威报道引发市场热议
“外人看热闹,圈内人看门道。”除了同行,许多岩茶爱好者也对这份报告表示关注。一位喝茶的朋友甚至询问我,电视上的报道是否可靠,尤其是对节目中给出的参考价格表示疑问。
报道中印制的指导价是给消费者参考的,但茶商们对此似乎更为兴奋。他们知道,过去在给客人报价时,总是被怀疑有忽悠成分。权威媒体出来为茶叶背书,茶商们纷纷在朋友圈宣布:“你看,我没骗你!”
产量增加,品质提升
众所周知,过去茶叶涨价的主要原因是采茶前因霜冻等恶劣天气导致减产。今年武夷岩茶总产量呈现增产状态,产量增加,品质提升,对茶叶来说可谓大获成功。
媒体报道武夷岩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品种,是一件好事。但用“多雨”来为涨价铺路,似乎不能自圆其说。采摘期推迟确实存在,但真正制茶的时候是晴天雨天,而且做出来的茶整体质量是近年来最好的。如果是质量好的,多卖点钱无可厚非,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可能真的信以为真。
绿叶价格上涨,成本增加
今年绿叶的价格确实涨了,尤其是像肉桂、黄观音、金观音这样的品种。采茶工、制茶工的工资也涨了,这是市场走势的原因。绿叶的价格和人工工资的增加意味着制茶成本的增加,最终会影响零售价格。我相信消费者知道背后的实际情况,会理解涨价,而不是随便找个理由为之铺路。
指导价不严谨,误导消费者
节目还给出了各产区茶叶的区间指导价,但我觉得并不严谨。三坑二流的茶就不讨论了,情况特殊,没有讨论的意义。至于“普通阎正茶要4000到8000一斤”,就有些武断了。这不仅容易误导消费者,也让那些销售阎正茶叶的茶农和商人处于尴尬的境地。最初,人们把阎正茶卖得很好。如果他们以后没有把价格卖到四千,甚至可能会被客人称为假茶。这不是逼着人家涨价吗?
信息不透明,消费者难辨真伪
在信息不透明的茶叶行业,消费者与上游市场总是隔着一层纱,即使去了产地,也不一定能找到真正的茶叶。以前常听人说“做好茶不容易”。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说:做好茶不难,遇到好茶不难,遇到靠谱的好茶难。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探秘武夷岩茶:百瑞香特征与选购指南
2025-05-12 22:27:14武夷岩茶是哪里乌龙茶的代表_武夷岩茶是的茶叶
2025-06-06 17:08:33武夷岩茶茶王是什么茶,乌龙茶茶汤呈什么色
2025-05-25 11:36:36武夷岩茶大红袍有几种-武夷山十大岩茶店
2025-05-21 16:44:44武夷岩茶品种大全_大红袍品种排行
2025-05-16 1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