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茶的世界里,辨别一款好茶如同鉴赏一幅艺术作品,需要从多个角度细细品味。以下将从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净度、滋味、汤色、香气和叶底等九个方面,深入解析如何分辨一款好茶。
嫩度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首要标准。嫩度好的茶叶通常符合“光、扁、平、直”的外形要求,但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极好的狮峰龙井其体表无茸毛。芽叶嫩度以多茸毛为判断依据,仅适用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需要注意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应是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分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
滋味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分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分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汤色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香气是茶叶的灵魂。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叶底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从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净度、滋味、汤色、香气和叶底等九个方面判定一款好茶,是对茶叶品质的全面评估。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在品茶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品味到茶叶的真正韵味。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大红袍茶:年份与品质的关系解析
2025-05-11 19:27:09从采摘到上市,一步步教你如何加工(小青柑加工流程详解)
2025-05-09 15:07:21乌龙茶怎么存放最好(如何保存清心乌龙茶)
2025-05-06 13:56:17茶叶的滋味醇和:定义与各品种体现解析
2025-05-06 10:47:17普洱茶保质期只有2年?如何正确保存才能延长保质期?
2025-05-10 12:08:18